随后,原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和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等地方证券交易中心也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从1994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债期货交易逐渐活跃,交易金额逐月增加。1995年5月1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决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各交易场所5月18日组织会员协议平仓;5月31日,14个国债期货交易场所010至31055全部完成,我国首次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以失败告终。2013年9月6日,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重新上市。
国债期货是金融期货的一种,在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谓中国国债期货交易的开创者。
我国首次试行国债期货交易始于1992年,止于1995年5月,历时两年半。
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开通了国债期货交易。上交所推出国债期货12个品种合约,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但在国债期货交易开通的近一年里,交易并不活跃。1992年12月28日至1993年10月,国债期货交易金额仅为5000万元。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修改了国债期货合约,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国债期货交易。1993年12月,原北京商品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交易,成为国内首家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商品期货交易所。随后,原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和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等地方证券交易中心也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
从1994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债期货交易逐渐活跃,交易金额逐月增加。到1994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期货总交易额达到1.9万亿元。1995年以后,国债期货的交易越来越普及,每天的交易量往往达到400亿元,而同期市场上流通的国债还不到1050亿元。由于可供交割的国债数量远小于国债期货的交易规模,市场的投机氛围越来越浓,风险也越来越大。
1995年2月,国债期货市场发生了著名的“327”违规操作事件,对市场造成了沉重打击。1995年2月25日,为规范和整顿国债期货市场,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月25日,中国证监会向各国债期货交易场所下发《关于加强国债期货风险控制的紧急通知》,不仅提高了交易保证金比例,还将交易场所从十几个减少到上海、深圳、中国、北京四大市场。一系列清理整顿措施并未有效遏制市场投机氛围,透支、积压、内幕交易、恶意操纵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国债期货价格持续飙升,1995年5月再次发生恶性违规事件——“319”事件。
1995年5月1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决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各交易场所5月18日组织会员协议平仓;5月31日,14个国债期货交易场所010至31055全部完成,我国首次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以失败告终。
国债期货(Treasury future)是指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提前确定买卖价格,在未来特定时间交割货币和债券的国债衍生交易方式。国债期货是金融期货的一种,是一种高级的金融衍生品。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不稳定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国债期货是世界上最活跃的金融期货之一。
2013年9月6日,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重新上市。
本网站三大核心优势1.服务优势:在线实时客服专属客户经理,三分钟反馈解决交易问题。2.费率优势:透明交易费率,优惠交易手续费低。3.品牌优势:对接国有期货公司知名品牌,交易所优秀会员,营业部遍布各大城市。